通常人们提到的免费医疗国家,如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等国,全体国民确实无需缴纳医疗保险费就可获得基本免费治疗,但实际上看病时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药费、挂号费等。
英国 难民也享受高福利
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笔者有个朋友在英国生孩子,从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镑,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出院时,政府还给买好了婴儿车。
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
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笔者采访过一名在英国的难民,他在英国享受很舒适的福利住房,照样享受与英国国民同等标准的免费医疗,他不会英语,看病时由政府出钱为他聘请翻译。
美国 先看病,后买单
美国医疗福利覆盖所有人,每年投入的庞大医疗支出高达2.2万亿美元,占GDP的16%,占政府支出的20.8%。基本医疗准则是: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就由保险公司支付,保费由个人负担小部分,政府负担大部分;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法国 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4.9%
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
法国医疗保险全民免费享有。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公民每年最多交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失业者则免交此费。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156.31欧元的幼儿补贴。如果父母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或减少工时,则每月可领取320.67欧元到484.97欧元的育儿补助。
挪威 带全薪休病假
挪威所有公民都享受毫无差别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病假期间的工资与正常工资分文不差。
产妇有42周的全薪产假,生产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产假。产妇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产假”。挪威实行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在内的所有等级的全民免费教育,不满2周岁的婴儿如果不去托儿所,可以获得最高每月3000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约合1.1元人民币)的现金补贴。
澳大利亚 低收入者购药2.6澳元封顶
当今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来的,覆盖所有国民。
澳大利亚对所有国民免费医疗,如果自己到药房买药,家庭收入低于24000澳元(1澳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公民只需要支付药房2.6澳元,余款不管多少,均由政府买单。孕妇分娩时,可获得950澳元的分娩津贴,以帮助为新生儿添置用品。
瑞典 看病只掏挂号费
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着休9个月的全薪“产假”。在孩子年满16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岁以后,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读大学则领取教育津贴,这样,大学也和免费差不多。
在瑞典看病个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的挂号费,其他一切费用都由政府买单。
日本 医疗费分年龄段医院不得盈利
日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通过了几个社会福利法案,基本上采用欧洲模式。
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覆盖所有国民,日本的所有医院必须是非赢利性质的。每个公民必须享有一种医疗保险,保险费的多少根据个人或家庭收入情况而定。
按照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69岁以下的人自我负担的医疗费占所需医疗费的30%,70岁到74岁的人负担20%,75岁以上的人负担10%。
为了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日本对40岁以上的公民实行完全免费的预防诊断、检查和保健治疗。
丹麦 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
丹麦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丹麦居住的人,不分国籍,只要在丹麦的领土上,就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
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看病、住院分文不花,连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病房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病人住院空手进去即可。
延伸阅读:盘点各国全民免费医疗 社会发展、民生稳定、医疗保障便成为继粮食保障后的最大问题,于是国民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基础医疗保障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指标。发达欧洲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丹麦等都是全民免费医疗。美国、日本等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对于退休老人、穷人,则是免费医疗。俄罗斯,只要是在俄国土地上的人,无论本国人外国人,一概免费医疗。第三世界国家中,印度、古巴、巴西和智利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健制度,全民普及基本卫生服务,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
英国式全民免费医疗
英国的全民公费医疗体系,即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是1945年正式提出,1948年建立的。NHS覆盖面非常广泛,集医学科研、食品安全、全民医疗保健、儿童保护以及对老年和残障人群的关怀为一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完善和发展,NHS已成为英国福利制度中一项特色工程,是英国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就业人数100万余人,年需资金约500亿英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人年均83英镑,约1600人民币,支持NHS的资金82%由政府财政拨款,12.2%出自国民保险税,其余部分来自社会及慈善机构的捐款和少量的非免费医疗收入。
英国实行医药分离制,除牙科收取少量治疗费外,NHS医院门诊基本上不收费,约85%的处方药免费。儿童、孕妇、一年期的哺乳妇女、60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人群一律享受免费医疗。
在英国,医院分为普通地区级医院和教学科研医院两种,每千人拥有8名医生和约10张病床。地区医院又以基本护理机构(Primary Care Trust,简称PCT)为主,是NHS的最大组成部分,约占其总预算的75%。PCT是包括医疗保健和社会关怀在内的综合服务机构,其中有医院、牙科诊所以及视力矫正(配眼睛)、精神和心理健康服务等。教学医院以紧急救治和重大疑难病医院为主,是基本护理机构的上级医院。一般常见病患者就医必须先看PCT医生,然后根据病情的需要转到相应的上一级医院治疗。
当然,这项规模庞大的全民福利计划——NHS的发展过程并不一帆风顺。不妨从时间上看其发展“航道”,成立之初的10余年里,由于政府面临战后恢复期,为了解决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NHS对部分医疗实行低收费制度。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逐渐减少收费项目并出台了建立区级综合医院的10年计划。随后又在全国各地建立大量医疗康复中心。到80年代,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尽管政府对NHS投入加大,医务人员增多,但医院管理及工作效率仍难满足社会需要。政府不得不于90年代初采取重大改革措施,放松对卫生部门的控制。
1997年,工党上台后提出要使NHS成为“新世纪的典范”并于1998年初提出新的改革方案,建立快速就诊中心和开通24小时免费健康咨询热线,规定到2003年,85%的急诊部门必须实现4小时内收治率不得低于90%的目标。
1999年,政府又提出精神卫生标准,对先天或后天耳聋儿童提供早期精神和心理辅导以及智力和语言开发项目。2001年,卫生部提出老年人健康问题计划,为癌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制定服务标准。
2002年,政府在各地区创立了“战略医疗保健责权机构”,由内政大臣直接监管,主要监督NHS执行情况,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发展所在地区的医疗保健服务计划:(2)负责评估本地区医疗保健机构是否达到高水平和良性运转标准;(3)负责增强本地医疗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使之提供更广泛的服务;(4)监督各地医疗保健机构是否将诸如改进癌症治疗等国家优先计划落实到实处。
2003年11月,议会通过颇具争议的“基础医院法案”,从而使NHS医院进入新的实质性改革阶段。根据该法案,对基础医院的管理监督权下放到由选举产生的各社区代表委员会,基础医院可向私营者融资、保留公积金、出售包括土地在内的财产、投资、借贷以及高薪引进优秀医护人员。法案还规定只有服务质量达到三星级以上的NHS医院才有资格申请基础医院。目前,全英共有25所NHS基础医院,另有10所在批准组建中。卫生部宣布,政府对那些尚未进入基础医院行列的普通医院将给予财政援助,以期在5年内全部达标。
就如硬币具有两面一样,NHS也面临具体的问题,其一,病人看病等待时间太长。尤其是外科手术,一般情况下,病人从预约到手术时间要等6-12个月,不少患者为了及时得到治疗选择私立医院,近13%的公民购买个人医疗保险。其二,非正常开支过高。近年来,向NHS提出各类医疗事故索赔的案件不断增加,2003年理赔金额高达40多亿英镑,且以12.5%的速度增加。另外,由于各种意外事故英国每年约有25000余名0-14岁儿童死伤,NHS每年为此付出20亿英镑治疗费。第三,基础医院改革方向问题受到质疑,人们担心“基础医院法案”会使存在半个多世纪的NHS制度缩水甚至最终私化。
加拿大式全民免费医疗
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保健体制,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健体制之一。加入医疗保险后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持“健康卡”,即一张带有照片的医疗磁卡,看病、诊疗、化验、透视、手术、住院都可享受免费服务。
加拿大联邦政府1984年颁布了“加拿大卫生法案”,首次从法律上对医疗保健制度的内容、功能以及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利,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医疗保健的立法、政策制订和监督以及提供宏观性指导,而医疗保健的日常服务则由各省、区自行负责,费用则由联邦和各省、区分担,联邦政府每年从国家税收中直接向各省、区划拨部分经费,主要用于医院基本支出。
法案制订了加拿大全民医疗五大指导性原则。除全民享有、方便享有之外,还包括服务广泛的原则,即涵盖常规医疗服务、急救、公共卫生、怀孕、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染病、精神疾病、死亡等;不分界域的原则,即健康卡可在加拿大全国使用;公家管理,即联邦政府负责拨款,监督各地方的服务,务求维持全国有统一的标准。无论哪一个省、区,若违反以上五项原则中的任何一条,都将受到联邦政府削减拨款的惩罚。
在受保范围、受保人资格和手续等方面,加拿大各省、区医疗保险的范围略有差异。在有些省、区加入医疗健康计划完全免费,有些则要交一定的保费,费用多少视申请人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经济困难的可申请保费补助。尽管具体规定略有差别,各省、区医疗保健制度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包括看医生、住院、化验检查等服务。不受保的项目包括单人房或双人房等高于普通病房的医院服务费、电话费、私人护理费、出院时带回家的处方药物、整容外科、针灸、心理试验、非正统的医疗服务以及牙科服务等。
但是,这一足以令加拿大人自豪的体制,近年来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不过,放大来看,这也是其他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候医时间太长。所谓候医时间,就是在看完家庭医生到接受专科医生治疗之间的等待时间。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200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加拿大人全国平均候医时间为18.3周,做CT、B超等检查的全国平均等候时间为4.8周。今年初,美国就奥巴马医保改革法案展开全社会大讨论时,反对者曾以一位深受候医时间太长之害的加拿大老太太的亲身经历,拍了一个广告短片,强调“千万不能改成加拿大那样!”
除此之外,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健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医疗开支暴涨,各省、区的医疗支出平均每年以10%甚至更高的速度递增;医疗设备落后,一些医院的X光机、核磁共振设备等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的水平;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即侯医时间过长。
虽然,近年也在探索医疗体制改革,不管是实行用者付费,缓解政府压力也好,还是实行双轨制,充分发挥私人医疗机构作用也罢,总之,加拿大的医疗改革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