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Goodenough从小患有阅读障碍,上学时也因此选择读数学(要读太多东西的都排除了)。到了30岁才入行开始读物理博士。54岁才开始研究电池。90岁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
John Goodenough,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奖得主,一时掀起了舆论热潮,为何美国教育能培养出“大器晚成”的杰出人才?
对于公众的疑问,也许著名学者黄全愈的分析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我自己对美国的基础教育研究不深,看不懂人家的学问在哪。于是我花了几十年时间钻进去,终于有了一些了解。”
文|黄全愈
| 20年前的“预言”
1979年6月,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国很想了解外部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派了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考察。看到的情况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说看到的不是美国的课堂,而像是农贸市场,乱糟糟的。
由此中国代表团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必将超过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美国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到中国访问,他们到了北京、上海、西安这三个地方,看了不少学校,他们非常吃惊,因为中国孩子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用功。所以美国代表团也得出一个结论——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必将被中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如今40年过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培养了超过2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创新型国家,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中国科技也有很大进步,但并没有如预言所说:美国的科技必将被中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一流,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但究竟是不是呢?
拿我儿子来说吧,初看,好像的确如此!
我儿子矿矿是在国内上的幼儿园,之后到了美国。国内幼儿园里学的东西,足以让他在美国学校里风头十足。当美国孩子连十位数加减法都算不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能将乘除法算出来了。
的确,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年年能够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
然而,如果是,那为什么自从1901年颁发诺贝尔科学奖以来,经过114年,中国终于在2015年的年底才有了一位诺贝尔奖科学奖的获得者?
| 学多悟少 VS 学少悟多
中美教育的差异有很多,其中之一:
中国的教育特点是学多悟少,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记很多,但那些基本上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都是老师的。
美国的教育特点是学少悟多,有很多东西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
我儿子和他高中生物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讨论,两个人讲着讲着就决定摔跤,其他学生跟着起哄,把桌子搬走了,为他们腾出场地。我问国内的孩子敢不敢跟他们的老师摔跤,他们说不敢,除非想考试不及格。
台湾学生会这样问答问题: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什么家?老人家
早餐不能吃什么?午餐和晚餐。
犯罪分子被判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被抓住。
比细菌小的是什么?细菌的儿子。
用什么擦地板最干净?用力。
学习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考试。
一个盒子有几边?两边,里边和外边。
你说这些学生知不知道正确答案?知道,但他们身上很可贵的地方就是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这才是孩子最宝贵的特点。
eg: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同一本正经的介绍西安事变的始末比较,美国老师上“西安事变”这节课,他会有很多方法,比如让孩子去编各方的报纸。如果不了解西安事变,能编出这些报纸吗?不可能。
那怎么启发发散性思维呢?比如问这些问题:
如果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历史会怎么样?
如果蒋介石在逃跑时摔死了,会怎么样?
如果张学良被特务刺杀,会怎么样?
如果历史上没有张学良,还会有西安事变吗?
如果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和共产党合作,会怎么样?
如果张、杨把蒋介石处死了,会怎么样?
如果蒋介石神秘失踪,会怎么样……
|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
我们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先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
应试教育是把糊涂的学生讲明白了,而创新教育则是把明白的学生问糊涂了,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以产生问题为目的的阶段,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小聪明”的孩子会想老师在想什么,寻找现成问题的答案;有“大智慧”的学生是探索发现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我在南京一个素质教育实验班上的第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问题,没有答案。
我问,月亮为什么老是跟着人走?大家答不出来。
我说,没关系,你们跟哥哥姐姐做研究,跟老师做研究,跟父母做研究,明年我从美国回来你们再回答我。我跟校长走出校门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时跑过来个小女孩,拉着我的手说,“黄爷爷,我想知道为什么月亮老是跟着人走。”
我看着她胖乎乎,很可爱又很执着的表情,真想告诉她答案,但是我也不知道答案。我的目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事倍功半:我们也许学得太早、太快、太抢跑了 ...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是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古谚,也是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育哲学,被中为洋用了。我到了美国之后才悟到其精要。
有一位美国老师这样上数学课。
题目:某一个在湖边住的老人养了狗和鸭子,某天老人看到5个头和14只脚,老人看到多少条狗,多少只鸭?
学生列了一个公式:设狗为X,设鸭为Y,4X+2Y=14,X+Y=5。
老师说,不要用公式计算,我们来猜答案。
5条狗和4只鸭对不对?学生说不对,因为有9个头了。老师又问,4条狗对不对?学生说不对,多了两条腿……
花了一节课的时间,答案终于出来了。
学生却不高兴了:本来一分钟就能得出答案,为什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猜这个答案?
老师说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数学不是算术,更不是以一个似懂非懂的公式计算只有公式才能告诉你的答案,公式告诉你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我们像一台计算器,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why,为什么那么做是不对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我们要的是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证实或证伪那些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这是磨洋工吗?
“以鱼”强调“学会”已知世界的知识;“以渔”以“会学”为手段去探索未知世界。“鱼”苦,“渔”乐也。
前面提到我儿子矿矿二年级就知道了八年级的数学知识。我们希望他能跳级到三年级上一节数学课再回二年级上其他课(我心想,才要求三年级,已很谦虚)。
老师问了校长,校长和教育局讨论之后给我回了一封信,这封信是非常讲究遣词造句的:在说到矿矿和中国学校的时候,他们用了“算术”这个词,认为是一种计算的技术。但在说到美国学校的时候,他们用的是“数学”,是数字的学问。
我当时看了这封信,非常不服气。
然而过了十三年,当我在写《天赋教育在美国》的时候,有了重新的认识。
数学曾给我儿子带来过无数的荣耀,美国高考他的数学考试几乎是满分。但到了大学开始选修数学课时,他谈“数”色变,从此以后不学数学,远离数学。
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震撼,我们所谓的赢在起跑线,就是在人生的长跑中无知无畏地偷跑、抢跑,然而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过早透支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在莫名的恐惧中倒在了自己潜在兴趣的起跑线上。